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黄润才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9-05 导师主页
黄润才 副教授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hrc@sues.edu.cn

        黄润才,男,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计算、服务机器人、大数据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兼任全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主讲课程有研究生的《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技术》、 《数据科学与工程》 ,本科生的《数据科学与分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导论》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企业合作、校内、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教学与科研项目,近年来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多篇被EI/ISTP检索。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1] 任务计算中基于语义Web的上下文感知服务选择,黄润才等,计算机应用,2009,29(3);
[2] 基于粗糙集的学生成绩决策分析,庄怡雯、黄润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10);
[3] Research on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Service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Pervasive Computing,Runcai Huang, Yiwen Zhuang, Qiying Cao,ICIME
2010(EI\ISTP检索), p359-361;
[4]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tocols in Ad Hoc network,Accession number: 20091712046381,Huang, Runcai; Zhuang, Yiwen; Cao, Qiying Source: Proceedings -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puter Technology, ICECT 2009(EI检索), p 169-173;
[5] Research on rough sets based service matchmaking algorithm for pervasive
computing,Accession number: 20091311977595,Huang, Runcai; Zhuang, Yiwen; Cao, Qiying Source: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ISE 2008(EI检索),p43-47;
[6]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Flood protocol in wireless network,Accession number: 20091211972058,Huang, Runcai; Zhuang, Yiwen; Cao, Qiying Source: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ISCSCT 2008(EI检索), v1, p658-662;
[7] Semantic web-based context-aware service selection in task-computing,Accession number: 20091412011541,Runcai, Huang; Yiwen, Zhuang; Jiliang, Zhou; Qiying, Cao Source: Proceedings-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del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WMSO 2008(EI检索), p97-101, 2009;
[8] A novel ANN-based service selection model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Accession number: 20083111428958,Cai, Haibin; Pu, Fang; Huang, Runcai; Cao, Qiying Source: Journal of Network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31, n4, p944-965(SCI收录);
[9] A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extended sequence and topology encoding forthe multicast protocol in two-tiered WSN,Jiliang Zhou, Qiying Cao, Caixia Li, RuncaiHua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SCI收录),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4 July 2009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院、部;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为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特色。
    经过二十五年不懈努力,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的载用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公共艺术学科是上海市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我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日益发展,我校开展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著名大学进行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等活动。先后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现有中法合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韩合作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

    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学校将整体迁入松江大学园区,2003级学生全部进入松江大学园区。

    目前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校教职工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为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