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李媛媛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9-07 导师主页
李媛媛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liyuanyuan@sues.edu.cn
中共党员,教授,东华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上海市数据智能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5G+人工智能重点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工业互联网联盟民用飞机制造与运维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主任,曾任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近五年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企业委托等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团体及企业标准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编教材多本。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工业领域知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2020AAA0109300),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20.11-2023.11,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2.基于工业知识图谱的推理决策技术与测试评估规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2023.3-2025.3,项目负责人.

3.智能制造流程工业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022年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20224ABC03A15),2022.9-2024.8,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

4. 基于量子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分析,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PKX2020-R17),2020.8-2023.8,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

5. 双层敏感对称微纳结构的阵列式SAW微压力传感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61803254),2019.1-2021.12,项目负责人.

6.李媛媛,刘旭海,梁川,曹乐,陈雪军,江蓓.中药提取智能制造系统及其产业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年.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Yuanyuan Li*, Liyuan Song , Qichun Sun , Hua Xu , Xiaogang Li , Zhijun Fang and Wei Yao. Rolling bearing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quantum LS-SVM.EPJ Quantum Technology. (2022)9:18.

2.Yuanyuan Li*,Jitong Li,Jian Huang,Hua Zhou.Fitt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easured data of SAW micro-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Measurement,2020,155(2020)107533.

3.Yuanyuan Li*,Jian Yang,Bei Jiang,Le Cao,Xiangyi Shen,Meng Shao.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sensitivity of shear horizont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micro pressure sensor with groove structure[J].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32(1):015103.

4.Yuanyuan Li*,Lingyu Hou,Wei Yao,Ming Tang,Qichun Sun,Jiahang Chen[J]. Prediction of Wind Turbine Blades Icing Based on Feature Selection and 1D-CNN-SBiGRU.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21, 81(3):4365-4385.

5.Yuanyuan Li*,Meng Shao,Bei Jiang,Le Cao.Surface acoustic wave pressure sensor and its matched antenna design[J].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19, 52(7-8):947-954.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院、部;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为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特色。
    经过二十五年不懈努力,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的载用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公共艺术学科是上海市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我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日益发展,我校开展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著名大学进行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等活动。先后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现有中法合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韩合作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

    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学校将整体迁入松江大学园区,2003级学生全部进入松江大学园区。

    目前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校教职工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为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