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校设计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设计专业学位一级学科平台主席,校科协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理工大学、英国Livepool John Morres University、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SSRU)设计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高级会员,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设计学IV高峰学科“智慧绿色出行”重点领域方向负责人、全国城市设计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专委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产业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上海市长宁区时尚创意产业领军人才、上海市长宁区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市松江区拔尖人才、《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杂志编委。
担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点、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线上线下混合式重点课程负责人,上海市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上海市文教结合基金项目—上海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团队负责人,上海市产教融合基金项目负责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项目等评审(鉴定)专家,《时尚设计与工程》杂志副主编。
长期扎根于我国制造企业,推动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研究与实践。
主要研究方向为:1. 载运工具及其数字座舱设计研究;2. 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研究; 3. 产品&信息交互设计。
纵项课题:
1. 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级)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级)
3. 国家总装十二五预研项目(国家级)
4. 国家安全监督总局2012年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国家级)
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
6. 教育部学校发展规划中心基金(省部级)
7. 上海市市委决策咨询项目(省部级)
8. 上海市艺术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
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
等25个纵向项目。
横向课题: 南方轴承设计信息化与产品集成软件开发,步枪激光瞄准器造型设计,45T电弧炉/精炼炉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系统开发,冷硬铸铁轧辊深孔钻床设计,120吨转炉炼钢回转台电子称重系统设计,13.7米城市客车及其数字座舱设计、广富林遗址景区文化宣传品设计、飞利浦灯具造型设计、奔腾卷发器系列产品开发、爱情主题系列产品设计、飞利浦灯具造型设计、领航国际品牌咖啡机、茶饮机系列产品设计、中盛大型水闸液压装备设计、浙江上虞美丽乡村建设纪录片拍摄等。
先后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项目、国家总装十二.五预研项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等省级以上20余项,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产品设计》建设点负责人,出版学术著译5部,发表论文90余篇。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市一流课程和重点课程、国家艺术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一流课程;学术成果屡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产学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基于风险的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二等奖、获江苏省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基于风险的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一等奖、德国红点奖、中国国家红星奖、上海设计100+等、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专利: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外形设计专利59项。
论文专著:发表SCI:8篇,EI:15篇,中文核心期刊40余篇,专著7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院、部;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为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特色。
经过二十五年不懈努力,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的载用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公共艺术学科是上海市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我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日益发展,我校开展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著名大学进行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等活动。先后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现有中法合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韩合作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
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学校将整体迁入松江大学园区,2003级学生全部进入松江大学园区。
目前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校教职工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为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