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庄异凡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9-06 导师主页
庄异凡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zhuangyf@sues.edu.cn
201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6-2017年于德国科隆大学统计物理研究所从事交通流理论模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密集人群交通流特性、公共场所行人瓶颈设施优化、人员疏散行为建模和虚拟仿真、轨道交通客流运输组织和安全管理等。近年来,发表多篇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权威会议论文,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安全与环境学报等权威期刊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主讲课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行人安全实验”、“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和“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基于“个体-群体-环境”交互的地铁隧道疏散动力学建模研究,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行为谱的地铁车站高密度人群疏导设施安全设计,在研,参与
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面向智慧城市的人员疏散系统多范式建模及协同决策辅助机制研究,在研,参与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判和预案能力研究,在研,参与
5、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智慧调度建设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在研,参与
6、交通运输部2018年度战略规划政策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交接管理机制研究,结题,参与
7、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0版)修编,结题,参与
8、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监管机制及标准修编,结题,参与
9、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功能研究,结题,参与
10、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超大规模网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研究,结题,参与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年主要论文:
1.Zhuang Y*, Liu Z, Jiajun H, et al. Moving Risk of Crowds in the Entrance Confluence Area in the presence of Channelizing Facilities [C]//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destrian and Evacuation Dynamics (PED2021), 2021. Collective Dynamics, 2022. (行人动力学权威会议)
2.Zhuang Y, Liu Z*, Schadschneider A, et al. Exploring the behavior of self-organized queuing for pedestrian flow through a non-service bottleneck[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21, 562: 125186. (SCI)
3.Zhuang Y*, Liu Z, Schadschneider A,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s of Queuing on Pedestrian Flow at Bottleneck[M]//Traffic and Granular Flow 2019. Springer, Cham, 2020: 321-329. (EI, 交通流国际会议)
4.Zhuang Y, Schadschneider A, Cheng H, Yang L*. Estimating escalator vs stairs choice behavior in the presence of entry railing: A field study[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8, 22(12): 5203-5214. (SCI)
5.Zhuang Y, Schadschneider A, Yang L*,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entry restriction on crowd dynamics for dual-exit bottlenec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2018, 29(10): 1850101. (SCI)
6.Zhuang Y, Zhou X, Ni Y, Yang L*. Passenge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towards congestio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entry restrictions at traffic bottleneck[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7, 21(6): 2393-2402. (SCI)
7.Gao, Y., Zhuang, Y., Dong, F., Zhang, P., Yang, L., Ni, Y.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rolley case on unidirectional pedestrian flow.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9, 122670. (SCI)
8.Huang D., Lo S., Chen J., Fu Z., Zheng Y., Luo L., Zhuang Y., Cheng H., Yang L. Mapping fire risk of passenger-carried fire load in metro system via floor field cellular automaton.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9, 100: 61-72. (SCI)
9.Cheng H. , Zhuang Y. , etc. Effect of the Starting Time Delay on the Confluence Pattern During Staircase Evacuation of a Multi-story Building. Springer, Cham, 2018. (EI)
10. Fu Z., Luo L., Yang Y., Zhuang Y., Zhang P., Yang L., Ma J., Yang H., Zhu K., Li Y. Effect of Speed Matching on Fundamental Diagram of Pedestrian Flow.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6, 458: 31-42. (SCI)
11. Fu Z, Zhou X, Zhu K, Chen Y, Zhuang Y., et al. A floor field cellular automaton for crowd evacuation considering different walking abilitie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5, 420: 294-303. (SCI)
授权专利:
1、曾瑞, 刘志钢, 庄异凡. 一种即用型道路交通用限高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 202020035722.1, 2020.
2、刘滋曼, 黄远春, 刘志钢, 庄异凡. 一种可移动式地铁上下客分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 201920485987.9, 2019.
授权软著: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分级管控系统,软件著作权,2022SR1231628,2022.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隐患排查治理评价系统,软件著作权,2022SR1261381,202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院、部;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为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特色。
    经过二十五年不懈努力,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的载用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公共艺术学科是上海市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我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日益发展,我校开展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著名大学进行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等活动。先后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现有中法合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韩合作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

    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学校将整体迁入松江大学园区,2003级学生全部进入松江大学园区。

    目前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校教职工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为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