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吴爱中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8-29 导师主页
吴爱中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载运工具故障诊断与控制
azwu@sues.edu.cn
男,汉族,工学博士。2013年至2018年任职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从事高速电梯及轨道交通站台门的检测技术研发工作。2018年12月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系任教,承担的课程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液压与气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全技术》等。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轮轨接触、弓网摩擦、电梯制动器及安全钳的高速摩擦问题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质检总局项目1项,参与完成上海市质监局项目1项;在《Tribology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外文论文9篇,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多篇。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602144),2017.01—2019.12,主持.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15QK049),2016.01—2017.12,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主要论文:
[1] Aizhong Wu, Zhinan Zhang, Xi Shi, Chengliang Liu. Modeling the role of interfacial adhesion in the rolling resistance of a hyperelastic wheel [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23, 185(4): 108494-1.
[2] 闭永雷, 吴爱中*, 翁琳, 地铁车辆弓网静态电接触的多场耦合模型及温升分析[J], 机车电传动, 2023, 1(1): 138-143.
[3] 吴爱中, 闭永雷, 曾骁晹,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抗冲击性能的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2, 6(6): 70-75.
[4] Aizhong Wu, Lin Weng, Dingyu Hu, Aihua Liao, Micromechanical modelling for the damage accumulation and adhesive wear of metallic materials containing inclusions [J], 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 2021, 143(1): 011702-1.
[5] Aizhong Wu, Xi Shi, Lin Weng, Dingyu Hu, Thermo-mechanical modeling and transient analysis of frictional braking of elevator safety gear [J],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2020, 43(12): 1467–1486.
[6] 吴爱中, 钱洪, 符栋良, 球-平板微动接触的弹塑性安定和磨损行为[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 51(5): 105-113.
[7] Xi Shi, Aizhong Wu, Shaoxing Qu, Thermomechanical modeling and transient analysis of sliding contacts between an elastic-plastic asperity and a rigid isothermal flat [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5, 81: 53-60.
[8] Aizhong Wu, Xi Shi, An Atomic Interaction-based Adhesive Contact Model for Shallow Nanoindentation and Nanoscratch [J],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7: 1840-1851.
[9] Aizhong Wu, Xi Shi,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dhesive Wear and Static Friction Based on the Ductile Fracture of Junction [J],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3, 80: 041032-1.
[10] Xi Shi, Aizhong Wu, Shaoxing Qu, Effects of Load Configuration on Partial Slip Contact between an Elastic-plastic Sphere and a Rigid Flat [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61: 120-128.
[11] Aizhong Wu, Xi Shi, Andreas A Polycarpou, An Elastic-plastic Spherical Contact Model under Combined Normal and Tangential Loading [J],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12, 79: 051001-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服装学院、基础教学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院、部;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5个科研机构。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主动为上海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特色。
    经过二十五年不懈努力,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的载用工具运用工程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公共艺术学科是上海市第四期重点培育学科,我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日益发展,我校开展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著名大学进行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等活动。先后与法国、美国、韩国等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现有中法合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美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专业、中美合作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韩合作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

    根据市委、市府统一部署,学校将整体迁入松江大学园区,2003级学生全部进入松江大学园区。

    目前学校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校教职工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为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色、多学科的现代化大学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