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郑树彬
浏览量:4716   转发量:7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  、 机械工程
  • 邮箱 : shubin.zheng@sues.edu.cn
  • 工作电话 : 021-6779123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郑树彬,男,工学博士,教授,机械工程博士生导师,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硕士生导师。2002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12月份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03-2022.0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长

2012.07-2013.07,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挂职/工程师

2015.05-2016.05,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机械工程学科

2022.09-2025.0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授/院(校)长

2025.05-至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处,教授/处长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车辆/轨道设备状态检测技术与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该领域先后主持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支撑项目等高水平研究项目;主持产学研项目近20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SCI/EI发表48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等课程。                           

  • 招生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载运工具故障诊断与控制,交通通信与智能信息处理,车辆工程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代表性科研项目:

[1]振动与视觉融合表征轨道病害的动态诊断方法与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51975347),2020.01-2023.12,主持,结题。

[2]轨道沉降的连续运动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5140050982),2015.01-2017.12, 主持,结题。

[3]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轨道状态运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项目(编号:13510501300), 2013.07-2016.12, 主持,结题。

[4]高速磁浮线形维护实测数据处理算法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创新子课题 (编号: 115-04-XL-12), 主持,结题。

[5]高速磁浮车辆走行部动力学测试与分析, 十二五科技支撑横向服务课题 (编号: 125-01-005),2014.12-2015.12, 主持,结题。

[6]基于特征编码的钢轨磨耗检测方法研究,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 (编号: 12YZ149), 2012.01-2014.12, 主持,结题。

[7]基于运动方式的轨道空间线形检测理论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12ZR1412300), 2012.07-2015.06, 主持,结题。

[8]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性能参数动态诊断的反演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51478258), 2015.01-2018.12, (排名第2),结题。

[9]上海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2024-2026年度评估项目(车辆),企业委托 (编号: (24)GP-055), 202408-202612,主持,在研。

[10]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监测设备研发, 企业委托 (编号:(25)GP-022), 202412-202612,主持,在研。

研究成果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Shubin Zheng, Xieqi Chen, Boyu Zou, et,al. Fault Diagnosis of Traction Motor Bearings Based on Shifted Rank-1 Reconstruction[J] Shock and Vibration,2025(1): 3271534SCI

[2]Shubin Zheng, Yue Wang, Liming Li, et,al. A Railway Fastener Inspection Method Based on Abnormal Sample Generation[J].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Sciences, 2024, 139(1): 565-592SCI

[3]Shubin Zheng, Qianwen Zhong, Xieqi Chen, et al. The Rail Surface Defects Recognition via Operating Service Rail Vehicle Vibrations [J]. Machines, 2022, 10(9): 796.1- 796.23.SCI

[4]Shubin Zheng, Qianwen Zhong, Xiaodong Chai, et al. A Novel Prediction Model for Car Body Vibration Acceler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s[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8: 1-13. (SCI).

[5]Shubin Zheng, Qianwen Zhong, Lele Peng, et al. A Simple Method of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Load Forecasting by Improved Bayesian Netural Networks[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8 (9): 1-16. (SCI).

[6]Shubin Zheng, Xiaodong Chai, Lele Peng, et al. Wheel vibration estimation of railway vehicle utilizing state observer[J]. Journal of Vibroengineering. 2017, 19(2): 988-999. (SCI).

[7]郑树彬, 彭乐乐, 钟倩文, . 用于便携式轨检小车的轨距及磨耗检测方法[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2, 42(03):600-605+624.EI

[8]郑树彬,彭乐乐,李立明, .机器视觉与惯性信息融合的轨道线形检测[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8, 38(2): 394-400, 426. (EI).

[9]Shubin Zheng, Xiaodong Chai, Shengchao Su, et al. Relative Pose Calibration Between Inertial Unit and Visual Unit in Railway Track Inspection System[J]. Journal of the Balkan Trib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22(2): 672–683. (SCI).

[10]Shubin Zheng, Xiaodong Chai, Xinchang Liu, et al. Calibration of The Spatial Pose Between Inertial and Visual Sensors With An Inclinometer[J]. The Open Cybernetics & Systemics Journal. 2015, 9: 2637-2641. (EI).

[11]Shubin Zheng, Xiaodong Chai, Lele Peng. Rectification of Railway Track Detecting Signal Utilizing Digital Variable Filt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System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16(5B): 19.1-19.5. (EI).

[12]郑树彬, 柴晓冬, 安小雪, . 基于动态模板的钢轨磨耗测量方法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13, 34(2): 7-12. (EI).

[13]Zhanhao Shang, Liming Li, Shubin Zheng, et al. FIQ: A Fastener Inspection and Quantization Method Based on Mask FRCN[J]. Applied Sciences-basel,2024,14(12):5267(SCI)(通讯作者)

[14]Renjie Shi, Liming Li, Shubin Zheng, et 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algorithm for pantograph based on multi-scale strip pooling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J].AIP Advances,2024,14(9): 095310(SCI)(通讯作者)

[15]Yizhou Mao,Shubin Zheng,Liming Li, et al..Research on Rai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CenterNet[J]. electonics,2024,13(17): 3580(SCI)(通讯作者)

[16]Lele Peng, Shubin Zheng, Zhong Qianwen, et al. A bagged tree ensemble regression method with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o predict the train body vibrations using rail inspection data [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23,182: 1095431-18.SCI)(通讯作者)

[17]Liming Li, Shubin Zheng, Chenxi Wang, et al. Crack Detection Method of Sleeper Based on Cascad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2,(2022):1-14.SCI)(通讯作者)

[18]Lele Peng, Shubin Zheng, Peixing Li, et al. A Comprehensive Detection System for Track Geometry Using Fused Vision and Inertia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1,70:1-15.SCI)(通讯作者)

代表性发明专利:

[1]郑树彬,彭乐乐,李立明,柴晓冬,关博. 一种能源与信息融合式振动信号诊断传感系统,专利号:ZL 202210277529.2

[2]郑树彬,钟倩文,彭乐乐,李立明,周炯,丁亚琦,陈亚荣,孙佳慧. 应用于轨道列车的宽频响应元件,专利号:ZL 202210294908.2

[3]郑树彬,彭乐乐,陈谢祺,钟倩文,李立明,王天宇. 一种一体式轨道车辆走行部试验系统,专利号:ZL 202210829987.2

[4]郑树彬,彭乐乐,柴晓冬,钟倩文,李立明. 一种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转换装置,专利号:ZL 201910555501.9

[5]郑树彬,彭乐乐, 柴晓冬, 张雯柏, 王玉玲. 一种微网型太阳能充电桩及充电方法,专利号: ZL201610554009.6.

[6]郑树彬, 柴晓冬, 李立明, 彭乐乐. 一种基于视觉及惯性信息融合的轨道空间线形测量方法,专利号: ZL201610349090.4.

[7]郑树彬, 柴晓冬, 安小雪, 李立明. 基于动态模板的钢轨磨耗测量方法, ZL201210244040.1.

[8]彭乐乐, 关博, 郑树彬, 周炯, 林建辉, 丁亚琦, 钟倩文, 柴晓冬, 李立明. 一种基于列车动能转化的零碳发电装置,专利号:ZL 202110900331.0

[9]彭乐乐, 关博, 郑树彬, 周炯, 林建辉, 丁亚琦, 钟倩文, 柴晓冬, 李立明. 一种自发电自感知轨道车辆用传感俘能器,专利号:ZL 202110900278.4

[10]彭乐乐, 郑树彬, 柴晓冬, 杨俭, 李立明, 袁天辰, 张雯柏. 一种太阳能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专利号:ZL 201610530460.4

荣誉奖励

获奖:

[1]2024年,“面向轮对形性协同监测方法与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2022年,“面向产业重大需求,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培养轨道交通卓越应用型人才”,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3]2022年,“面向车辆产业变革,产教深度融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型创新人才”(排名第四)

[4]2018年,视觉与惯性融合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关键技术,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排名第二)

[5]2012年,“非接触式轨距测量车”,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作品奖,二等奖 (排名第二)

[6]2011年,“基于无线通信的模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上海市优秀发明奖, 银奖(排名第二)

荣誉:

[1]2023年,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

[2]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

[3]2018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4]201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5]201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 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